保羅·艾倫珍藏彙聚了三位先鋒藝術家的傑作,他們均于戰後倫敦成名,但卻開創出不同的方式審視和描繪人物
二戰結束後,倫敦一片頹垣敗瓦,超過10萬棟建築被摧毀,或遭敵軍轟炸得難以修復。
在如此不祥的環境下,一批頂尖藝術家卻在戰後重獲創作自由,從而開展藝術生涯,其中主要包括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和較晚投身藝壇的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三位藝術名家的傑作將於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舉行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上拍。
在三人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他們均無視當時流行的趨勢,在抽象藝術盛行的時期,專注創作具象藝術。
盧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大室內場景W11(隨華托)》,1981-1983年作。油彩 畫布。72¼ x 78 英寸(185.4 x 198.1 公分)。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弗洛伊德於1980年代初創作的開創性群像《大室內場景W11(隨華托)》,其高度和寬度接近2米,成為藝術家當時最大型的畫作,也是他第一次在畫中描繪超過兩位人物。
畫作從左至右分別描繪他當時的情人西莉亞‧保羅(Celia Paul)、女兒貝拉(Bella)、前伴侶蘇西‧博伊特(Suzy Boyt)的兒子凱伊(Kai)和蘇西‧博伊特本人。在弗洛伊德位於倫敦西區工作室上層的房間裡,四人一齊擠在床上,躺在床前地板上的是阿裡‧博伊特(Ali Boyt)(蘇西和盧西安的兒子)當時女友的妹妹思達(Star)。
我們很容易把《大室內場景W11(隨華托)》視為藝術家混亂私生活的寫照,但正如標題所指,作品旨在回應古典大師的畫作,亦即1712年讓‧安東尼‧華托(Jean Antoine Watteau)的《丑角》(現藏於馬德里的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弗洛伊德把這位法國藝術家筆下在迷人森林空地舉行的雅宴,搬進其簡陋的畫室內。
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源自弗洛伊德敏銳的探視目光,屋內的管道暴露在外,牆上只有灰泥。華托的林間長椅變成弗洛伊德在二手家品拍賣中以7英鎊買下的一張鐵床架。原畫中的噴泉變成了一個扭開的水龍頭,樹木則換成雜亂的室內植物。
已故藝術史學家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表示,最終的成品是「一個真正表達弗洛伊德更深層次意圖的宣言:表明審視視角比戲劇性表現手法更勝一籌」。
法蘭西斯‧培根與盧西安‧弗洛伊德,攝於1974年。Harry Diamond攝。©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 Art Resource, New York
弗洛伊德從不追求傳統美感,當他遇上不美觀的事物時,彷佛總是陶醉其中。
他也以由衷喜愛油彩而見稱,外界普遍認為是他在藝術生涯初期受到好友培根影響。這次上拍的培根1979年作品《三幅習作:自畫像》,也採用厚塗畫法營造質感立體的表面。
此作是一幅自畫像三聯作,由三個從不同角度刻劃藝術家頭部的特寫組成。他在鬼魅般蒼白的面容上添加讓人不安的大片粉色和藍色,背景則為鮮豔奪目的橙色。
弗洛伊德會花上數周甚至數月創作肖像,仔細審視人物和背景,而培根則與之不同,往往揮筆疾走,表達高漲的情緒。
法蘭西斯·培根(1909-1992),《三幅習作:自畫像》,1979年作。三聯作,油彩 畫布。每幅:14 x12 英寸(35.6 x 30.5 公分)。估價:25,000,000-35,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值得留意的是,他在創作《三幅習作:自畫像》時已年屆七旬,在此前數年,他經歷了幾位親密友人離世之痛(最痛苦的是其情人兼繆思喬治·戴爾(George Dyer)於1971年逝世,正值培根於巴黎大皇宮舉行大型回顧展前夕)。
培根53幅以自畫像命名的畫作中,有29幅繪於1970年代(僅有七幅為三聯作),當然並非巧合。一如他在70年代中向藝評人大衛·西爾維斯特(David Sylvester)表示︰「我創作了許多自畫像,只因我身邊的人紛紛離世,沒有人可以給我做模特兒了,我只好畫自己。」此作是他當時大量創作的自畫像之一。
除了倫勃朗(Rembrandt)外,很難想像有藝術家會以自我觀察的名義如此坦率大膽地進行藝術創作。
培根為人熟知的事蹟之一,是他以照片代替真實的模特兒,從而「扭曲事物使其遠超表像,同時在扭曲的過程中回歸至對表像的記錄」。在創作自畫像時,培根也會面向鏡子研究自己的樣子。他會幾天不刮鬍子,也會用Max Factor的舞台化妝品在臉龐上畫上漩渦和塑造扭曲五官的效果。
大衛·霍克尼(1937年生),《對話》,1980年作。壓克力 畫布。60 x 60 英寸(152.4 x 152.4 公分)。估價︰5,000,000-7,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大衛·霍克尼則是截然不同的藝術家。他繪畫的意象遠比培根和弗洛伊德的題材歡欣樂觀,並傾向鮮豔用色,感覺無憂無慮。
於1980年創作的《對話》,是這位元約克郡畫家知名的雙重肖像之一,亦即一種審視兩位親友之間的關係的畫作。霍克尼對這類作品的喜愛,源於他相信肖像不一定取決於人物與畫家之間的聯繫,也可以由人物之間的關係界定。
《對話》刻劃霍克尼的兩位朋友,分別是知名美國策展人亨利·格爾德札勒(Henry Geldzahler)和其20多歲的伴侶兼出版人雷蒙德·費耶(Raymond Foye),二人坐在一起,似乎正在激烈討論。前者身體前傾,似乎剛剛說完一個論點,右臂擱在架起的左腿上,而後者則稍微向後倚在椅子上聽著,有點不為所動,也似乎在思考如何回應。
即使我們無法聽到一言一句,也彷佛能感受到當中的對話交流,印證了霍克尼作為畫家的過人天賦。
他以往創作的雙重肖像通常以精心設計的家居環境為背景,讓人一窺人物之間的關係,但《對話》卻選用簡單的背景。人物背後只有一扇黃色屏風,讓觀賞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手勢和姿勢上。
霍克尼可能沒有弗洛伊德的銳利目光或培根的存在主義世界觀,但他的雙重肖像卻滿載心理張力。
盧西安·弗洛伊德與大衛·霍克尼,2002年攝。David Dawson攝。照片︰© David Dawson。版權所有,2022 / Bridgeman Images。藝術作品︰©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版權所有,2022 / Bridgeman Images
來自保羅·艾倫珍藏的三幅畫作,創作時間只相距數年。在創作這些作品時,三位元藝術家都處於人生閱歷豐富、技巧卓越的階段。
他們的年紀雖然並不相同(培根比弗洛伊德年長逾十歲,後者也比霍克尼年長十餘歲),但他們的同代畫家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指三人卻有一個重要的共通點——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可怕後,胸懷「一份好奇而自由的感覺」。
儘管三位藝術家專注于具象作品,但各自發展出自成一格的繪畫和觀察方式,正好體現這份自由精神。
文章来源:佳士得